村网通总站 南修村 718394.nync.com 欢迎您!
宁乡温氏鸡“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让农民尝到了现代农业带来的甜头。 贺文兵 摄
编者按
人勤春早。连日来,本报记者兵分四路深入我市农村乡间地头,欣喜地看到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掀起热火朝天的春耕备耕高潮,处处春潮涌动,生机勃勃……为了总结推介各地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典型经验,展示长沙新农村、新农民、新农业,本报今起特开辟《春潮涌动新农村》专栏,推出系列报道。
昨日,宁乡县又签下三个农业产业化项目大单:一个是投资1亿元的法国乐福来肉类深加工项目,一个是投资5000万元的澳大利亚原种环颈雉鸡孵化养殖加工项目,一个是省茶业公司投资2亿元打造大河西先导区 “茶叶走廊”项目。这三个项目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前两者可带动上万户养殖大户,后者将形成10万亩茶叶种植规模。
早春时节,春耕尚未开始,但连日来记者走访宁乡各地农村,看到的却是一派繁忙景象: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正在火热进行,这些项目,包括生猪养殖、芦笋加工、蔬菜花卉基地、油茶低改等等,总投资约8亿多元。
宁乡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130万人,其中70多万农业人口。宁乡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宁乡农民刻苦耐劳、能种会养,但过去增收困难。守着这山、这水、这地,农民怎样才能致富?近年来,该县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以项目建设为载体,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构建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有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资源”优势
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迅猛发展
[精彩案例]前年下半年,北京资源集团在宁乡启动湖南现代资源农业科技园项目,规划占地500亩,总投资7.5亿元,建设包括饲料厂、屠宰厂、肉制品加工厂、生物制药厂、猪产品交易市场、猪文化广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内容的生猪产业项目。目前一期工程已竣工投产,达产后年销售收入34亿元。
该项目建成后,年屠宰能力达200万头,直接带动养猪大户近2万户,使当地生猪养殖走向规模化。通过饲料优惠供应、生猪高价回购、送料同时收猪的方式,加盟的养猪户的生猪平均每头多收入30元,按每户100头的养殖规模计算,每户每一轮出栏生猪可直接增收3000元,加上规模养殖、高产高效带来的效益,农民增收十分可观。同时,该项目可辐射带动长株潭地区的种猪培育、饲料加工、兽药生产、生物制药、皮革加工等10余个行业,使区域内100多万农民直接和间接受益。
[全镜头]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宁乡生猪产业迅猛发展。在宁乡流沙河镇,有一家龙头企业叫沙龙畜牧公司,专门从事国家保护品种“宁乡猪”(又称宁乡土花猪)的保护和开发,目前年出栏3万头“宁乡猪”,5年后力争年产30万头宁乡猪,10年以后达到年产200万头。“宁乡猪”的名气还吸引了世界目光,世界银行专家到流沙河考察后称,“‘宁乡猪’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将“宁乡猪”养殖列入了“世行农业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月14日,世行与宁乡方面签约,向这个项目提供了70万美金的低息贷款。目睹宁乡的生猪产业优势,泰国正大集团投资宁乡,正在抓紧建设生猪养殖加工项目。昨日,又有法国企业投资宁乡发展畜禽精深加工项目。
近年来,宁乡县强力推进优势产业带和产业基地建设,逐步形成了优质稻、生猪、家禽、烟叶、茶叶等优势产业集群。作为全市四大产业带之一的百里百万亩优质水稻走廊,优化水稻种植产业布局,形成了21个优质稻基地乡镇;在养殖业强县战略的带动下,形成了以双凫铺、偕乐桥、煤炭坝为核心,辐射10个乡镇的肉猪养殖带;以东湖塘、坝塘、流沙河为核心,辐射9个乡镇的仔猪养殖带,以回龙铺、东湖塘、南田坪为核心,辐射8个乡镇的家禽养殖圈;在政府的强力引导下,形成了以中部乡镇为主的近20个烟叶生产基地乡镇。
[启示]宁乡拥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是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生猪之乡、茶叶之乡。宁乡人“会读书、会养猪”是出了名的,去年全县生猪调出量位居全国第4位。其实,宁乡人不光会养猪,作田、种菜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去年全县粮食生产名列全国41个产粮大县之列。但“能种会养”的宁乡农民过去为什么增收效果不明显,关键是没有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北京资源集团是利用宁乡资源优势促进农业产业化的一个典型。依托这种资源优势,一批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在宁乡涌现,在它们的带动下,宁乡农业产业由重生产向生产和加工增值上转变。最典型的当属刚刚签约的法国乐福来,该项目主要原料为当地畜禽,主要产品为法式火腿肠,市场导向为欧盟国家,产品附加值成倍提高。
“超大”规模
土地流转催生强大生产力
[精彩案例]2006年,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福建福州超大现代农业集团来到宁乡,投资建设“万亩绿色有机蔬菜基地”。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7亿元,核心区面积1.2万亩。目前,基地一、二期工程总面积6000亩全面投产,成为目前全省最大的农业产业化基地。这样超大的规模得益于土地流转。该基地直接与农户签定土地承包合同,以每亩600斤稻谷的价格向农户租赁土地,同时返聘农户到基地从事蔬菜种植。该基地通过推广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和规模化生产,迅速打响了市场品牌,获得了丰厚利润。与此同时,出租土地的农户成为农业产业工人,他们不仅获得土地租赁收入,还能在基地领取工资,收入大增。据统计,两年来,当地凤凰村人均年收入增长1400元以上。
[全镜头]如今在宁乡农村,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生产成为一种趋势。湘米著名品牌“盛湘”的主要生产基地就在宁乡。盛湘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通过与当地土地股份合作社签约的方式,目前集中了两万亩水田种植优质稻,显著的效益大大提高了其他农户扩大优质稻面积的积极性。该公司还计划流转10万亩水田建立绿色优质稻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全面促进粮食稳产高产和农民增收。目前该县各乡镇涌现了十多个土地股份合作社,只要有产业项目来,就能迅速集中土地规模生产。在烟叶生产方面,全县形成了2个万亩乡镇、2个5000亩以上乡镇和4个4000亩以上乡镇,全县135个种烟村,61个建成了规模村。养殖方面,全县年出笼2000羽以上的养禽户3800多户,500头以上规模养猪户220余户,3个规模猪场年出栏生猪在万头以上。全县规模养殖占养殖业的50%以上。
[启示]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宁乡县的种养业生产模式逐步由分散种养向规模种养转变。土地有序流转、重大基地建设、专业大户异军突起,规模种养成为推进宁乡现代农业生产的主力军,直接促进了农业生产成本下降、效益提高。
“温氏”效应
“公司+农户”延伸产业链条
[精彩案例]几年前,广东温氏集团在宁乡回龙铺一带发展养鸡业时,一年只收购几百万羽鸡,去年就达到了3000万羽,今年可达4000万羽。“温氏”迅速发展壮大的原因,在于他们采取了“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他们与农户签定合同,向农户提供种鸡、饲料和养殖技术,保价收购农户出笼鸡,确保农户每羽鸡有2元的利润。当年爆发“禽流感”时,“温氏”鸡即使在无人问津的情况下,仍然按合同敞开向养鸡户保价收购,损失最多时每天亏本26万元,而养鸡户的利益始终得到了保证。农户看见利益有保障,放心养殖,目前宁乡批次出笼4000羽以上的养殖大户就有2000余户。
[全镜头]宁乡县目前有多个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与农户建立紧密联系,并逐步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延伸产业链条。北京资源集团通过建设200万头生猪加工项目,将带动养殖大户近2万户。超大基地落户宁乡夏铎铺镇后,迅速形成了品牌效应,连周边很多省份都知道了宁乡“超大”蔬菜是绿色有机蔬菜、放心蔬菜,前来采购的经销商络绎不绝,使得基地周边农户群起学习“超大”的生产技术,发展有机蔬菜。眼下在超大基地之外,又催生了一大批蔬菜种植大户,辐射面积达到5万亩。
[启示]“温氏”的“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产生了真正的“温室效应”。效应之一,是“公司+农户”的成功实践,使大批龙头企业采用这种经营模式,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效应之二,是调动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催生了大批种养大户,促进了为数众多的农民增产增收。
“关山”飞度
生态建设托出新农村
[精彩案例]2月14日,记者来到金洲乡关山村。初春时节,阳光照耀,大棚蔬菜刚刚摘过,塘边有人撒草喂鱼,颇具江南风味的民居掩映在绿树丛中,空气中隐约传来淡淡花香。农户端上青翠欲滴的蔬菜和自制的腊味招待我们,脸上满是笑容。
几年前的关山,是一个位居穷乡僻野、无一产业优势的落后村庄。近年来,依山傍水的关山村按照“做好山水文章,发展种养产业,开发休闲旅游,建设生态关山”的思路,种起了大棚蔬菜和葡萄、苹果、梨、桃、李等经济果木;以五星级的“方圆山庄”为龙头发展了20多户“农家乐”;新修了20多公里村道和一批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起了村民健身广场、卫生室、图书室、科普活动中心等一批公益设施……现在的关山,已经像一座开放式生态公园,成为省、市两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和省级卫生村。这样的变化,用“关山度若飞”来形容并不为过。
[全镜头]关山村是宁乡县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从2006年开始,该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积极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全县33个乡镇确定了36个经济基础较好、班子力量较强的村作为示范试点,3年多来,36个示范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批示范村达到了省级挂牌标准。以示范村为样板,该县组织专家编制了全县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分区域、领域和产业确立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的长远思路,目前已完成了23个乡镇和96个村的规划修编,基本形成了县、乡、村、居四位一体、协调统一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体系,为全县“十一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科学蓝本。
[启示]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关键要靠产业支撑。宁乡390多个村,目前有90%以上的村基本上做到了“一村一品一业”,近半数农业人口进入农业产业化链条。农业产业化不但直接促进了农民增收,还促进了乡风文明。在超大基地所在的夏铎铺镇一带,七八十岁的老农讲起了普通话,学会了上电脑,因为他们在基地的带动下成了蔬菜种植大户,需要接待远道而来的蔬菜经销商,还要上网查看蔬菜市场行情。在土地基本流转的凤凰村,农户争相到基地打工,现在因为人都要求考试后录用,村民们学文化、学技术、忙赚钱蔚然成风,“地下六合彩”在这里早已绝迹,打牌赌博现象大幅减少。记者问当地一位曾被称为“赌博佬”的农民为什么不打牌了,他回答说:“现在冒空搞那些路哒!”